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记者 张文晖)实现“双碳”目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多地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光储直柔”建筑。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当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及努力方向。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的消纳和调配需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挖掘用电侧的调节潜力变得至关重要。
建筑能耗是中国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和建筑工业融合、协同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助力。这其中,“光储直柔”技术不仅能提升建筑能效,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电能替代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是实现建筑减碳的创新手段之一。
什么是“光储直柔”?“光”是指在建筑物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储”是在建筑内布置分布式蓄电以及利用智能充电桩、电动汽车等,使建筑成为一个储能场所;“直”是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配电;“柔”是指使建筑用电系统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记者在示范基地落成现场了解到,此次落成的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可通过完整直流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层面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新增充电桩等关键负载100%的光伏绿电供给,并结合已有光伏发电,帮助整个工厂每年减少577吨的碳排放,由此实现年均13%的减碳目标。随着方案的逐步迭代,未来该示范基地将持续帮助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实现高效用能、清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入华36年来,施耐德电气凭借自身强大的数字化基因,为中国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赋能。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的正式落成,是我们在武汉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创新精神引领行业升级,积极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建筑、工业和城市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立足武汉,辐射全国,在为武汉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智慧力量的同时,助力中国各大产业加速迈向高效和可持续未来。”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落成多个光储直柔建筑,如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2050年前后,我国风电光电的装机容量会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将建筑物变成“充电宝”,能够柔性用电,发挥调节和储能的功能,有望破解电力系统的难题,这也是设计发展“光储直柔”的目的。(完)
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马芙蓉 林治国)由湖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长江流域8省市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月1日在武汉举行。其间,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宣布成立。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地理标志作为承载地理和人文因素的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也是外交外贸合作的重要领域。长江流域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拥有宣纸、茅台、昆仑玉、利川红、普洱茶、郫县豆瓣、涪陵榨菜、景德镇瓷器等特色品牌。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后,将致力于推进区域协同融通,做好长江流域“土特产”文章。根据任务安排,联盟成员将携手推动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化发展,共建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学研创新人才基地,推进长江流域地理标志品牌提升建设。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此次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还公布了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获奖名单。经评选,景德镇、赤壁青砖茶、庐山云雾茶等21个地理标志获金奖,鄂州武昌鱼、岳西翠兰、马家柚等40个地理标志获银奖,云梦鱼面、砀山酥梨、上栗花炮等39个地理标志获优秀奖。
项目签约仪式。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项目签约环节,“京山桥米”“鹤峰葛仙米”等23件地理标志项目与合作单位达成协议,总签约金额达9.27亿元。与会人员还围绕“地理标志赋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理标志赋能区域品牌走向国际化”“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完)